分节阅读 50(1 / 2)
明显支持,以壮声势。
北海孔融,对皇帝也算忠诚,所以这个时候,也表了一下忠心。
但天下其它各州郡,可就没有这么反应积极了。应者寥寥。
可见,天下人对这迁都,并没有多少支持。
其实,细说起来,这事也不是说天下人对迁都不支持,而是,他们根本不关心。
你皇帝爱迁都去哪儿去哪儿,他们根本不管。
如此而已。
皇帝迁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中央对地方已经没有什么管束力,他们为什么还要管那么多呢
这几年中央各部在争权夺利,朝中大乱。而天下,也是大乱。
大饥,大旱,灾祸连年发生,中央对地方,都是没有什么支持,因为无暇管顾。
所以地方,当然也早已不把中央当回事了。
这个时候,中央有重要的事情,地方哪里会管顾得过来
但应者寥寥,却是也总算有人支持,两厢一对照,便显出天下其他各州的不对出来。
吕布因此大怒,说动皇帝,要对天下各州严惩。
地方对中央不忠心,中央还不需要严加管束,教训他们改正吗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吕的这项提议,其实也没有什么错。
无论是谁,这个时候在确立了皇帝的权威之后,都需要收拾天下,使天下都遵从皇帝的号令。
要不然这天下岂不是分崩离析了,皇帝也只是个摆设
但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怎么做。
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政策失当。
吕布这地方不支持中央,各自为政的借口,就不太妥当。
因为中央迁都的决策,这个时候,也不太正确。
第一百零四章 吕布的建议
因为中央迁都的决策,这个时候,也不太正确。
政权刚稳,就大兴赋役,这怎么行呢
哪一个皇帝,天下动乱多年,刚坐稳皇位的时候,不是轻媱薄役,休养生息
刘协这个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而吕布这个时候,想挟制天下,效果也可想而知。
“陛下,袁绍,袁术,公孙瓒,这些人等,割据天下,对皇帝不闻不问,互相之间,擅自攻伐,丝毫没将帝王放在眼里。此着实无礼。”
“请陛下下旨,对他们申饬一番,令他们入朝觐见,表示对陛下的忠心。如此,方可壮天子的声威,使天下,不敢对皇帝生出二心。”
吕布在朝堂之上,对皇帝献言。
“不错,陛下,袁绍公孙瓒人等,独霸一方,拥兵自重,对皇帝殊无敬意。今若不削其兵权,令其入京,此其后,他们必将坐大,恐成又一董卓之徒,殊为可虑。”
国舅董承也是出班奏道。忧心忡忡。
韩融也是出列,对皇帝献议道:“冀州,幽州二州,如今都是兵强马壮,物产丰饶。反观京中,饿殍遍地,死伤盈野,不若叫他二州,解押钱粮入京,以充国,此也是外州以供中央之意。陛下宜早做定夺。”
他们几个,都是国家重臣,此时献计,也是为国家着想。忧国忧民。
刘协临朝,听闻了他们的进言,暗地里思忖,这些话,仿佛也很有道理
皇帝这里没米没粮,每日都是苦哈哈的他们下边,倒是兵强马壮,日子过得挺潇洒。
没事还打打仗,争权夺利,哪个还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天下兵权土地,都是皇帝的,你们下边的人争来抢去,想干什么
哪个国家,有允许下边的人私自打仗的你们以为这是又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了吗
岂有此理
他此刻也觉得削弱天下各州的兵权财权,是刻不容缓的了。
“冯翊侯、太仆卿说得有理,朕即日就通传天下,着天下各州刺史,入京觐见,以正国体。”
“诸卿以为如何”
刘协是频频点头,对吕布等人的进言,表示赞许。
同时又把他们的话题,拋给朝堂上的众人讨论。
现在名义上他是皇帝,但是手中权利,仿佛还不如各地军阀,想想,这也挺不是滋味。
刘协现在很想领略一下手中权力的滋味。
“陛下所言甚是”
“此事可酌情处理”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
“陛下,此事,还需暂缓”
秦真此时,不得不出面进言。
这些都什么人啊,能不能正常点
皇帝连宫里的几个太监都搞不定,还能去对付天下的诸侯这有点开玩笑吧
皇室的虚弱,现在在天下人的眼中,已经暴露无疑。你这个时候,还想去号令别人,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陛下,此事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今天下动乱方平,京中虚弱,不若暂时放天下休养生息,陛下也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待其后自身强大了,再徐徐着手,收拾天下,庶几可以不激起各地的反感,免生事端。此为万全之计”
秦真的意思,是皇帝做事,这个时候,要缓和一点,不要那么急躁直接。
太急躁直接了,让天下诸侯,接受不了,反而会坏事。
吕布听到秦真这么说,他道:“镇国公,皇帝现在已经克继大统,而天下各路诸侯,却是不听天子号令,你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放任下去么”
秦真说道:“自然不该,但是此事应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三国时候,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操之过急,所以最后才成了那样。
如果凡事进行之前,都是仔细斟酌,稳扎稳打,三国,也未必会成三国。
诸侯不分裂,不各自为政,东汉,最后还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朝。
秦真并不认为,皇帝此时急着申明自己的权利,对自己有利。
还是韬兵养晦,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更实际。
吕布冷笑道:“皇帝若不急,这天下,很快就将不再是皇家的天下了。各地诸侯,作威作福,长此以往,他们羽翼更为丰满,到那时,皇帝将如何收拾他们不若趁此之时,他们羽翼未丰,陛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削权,如此更为妥当。”
“皇帝已经不是过去的皇帝,臣子们怎可还如过去一般,视皇帝如无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