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1 / 2)
薛绍与裴炎很是不和,但今天薛绍这话也算是反击得够露骨了,往难听了说就是在骂裴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裴炎死瞪着薛绍脸都涨红了,但是居然没有发作。
“裴相公,你息怒。”薛绍面带微笑,用低至只有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道,“你堂堂的宰相当众和我一介六品小官争执吵骂,成何体统”
裴炎喉节一滑就像是生生的嗯下了一大口闷气,冷哼了一声转头就走了,直接走到了所有官员的前面,排在了文官班次的头一个。
满场鸦雀无声,就像是被裴炎的愤怒气场给完全镇住了。当朝第一宰相的威风,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薛绍漫不经心的冷冷一笑,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神气个屁”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一半以上的官员听到了。很多人回头来看薛绍,个个面露惊愕惶恐之色,仿佛都是在发出惊叹你也太牛逼了,居然敢这样当众来骂裴炎
裴炎蓦然沉喝一声,“即将上殿了朝班之中,不得交头结耳、东张西望”
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的站直了,个个目不斜视。
薛绍满不在乎的冷哼了一声,心说,裴炎现在你了解我当初在程齐之的婚礼之上,被你当众羞辱的心情了吧别人怕你这位当朝第一宰相,我小小的兵部员外郎对你却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有种你尽管放马过来
不久,含元殿钟鼓楼的鼓声响起,文武官员分作两批,从宽达龙尾道的两旁分别走进了含元殿。薛绍走在文官班列的中间位置,行至一半队列突然停住了。众皆错谔之时,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皇帝陛下驾到”
众皆扭头一看,果然,龙尾道底处行来一队车驾,前后护驾的正是奉宸卫的将士,张打的也是皇帝的仪仗。
躲在后宫养病多时、久疏朝政的皇帝突然出现,让官员们发出了不大不小的一记惊嘘,“陛下来了”
李治下了车,让人抬着他走上了龙尾道中间的御道,众官员立于御道两旁,弯腰拱手山呼万岁,送李治先行进入含元殿。
这时,官员们惊愕的发现,在抬着李治入殿的众多奉宸卫将士当中,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夹杂在那其中,极是惹人注目。
他身材高大挺拔,眼神内敛沉寂,步步稳健甚至虎虎生风,一点也不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更不像是一个宦官
薛绍一眼看到他,情不自禁的就想起了薛楚玉五官体格甚至是神态表情,薛楚玉都像极了这位白头老者
在场的众多官当中,已经有人禁不住低声呼出一个名字“薛仁贵”
“真的是薛仁贵”薛绍不禁心中惊叹起来:李治怎么会想到,让薛仁贵抬他入殿上朝
官员们纷纷错愕不已,已经有不少人在交头结耳低声议论。
“停。”一个声音不大不小的响起,李治的座椅停在了龙尾道的半道上,就在离薛绍不远的地方。
所有人都噤了声。
李治病怏怏的躺在座椅上,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御道两旁的文武百官,问道:“薛爱卿,你累了么要不,朕找个年轻人来替你”
“启奏陛下”薛仁贵声如洪钟、势若奔雷,“老臣还有些嫌弃这些年轻人腿脚太慢、走得不稳”
“薛爱卿老当益壮,甚好”李治赞了一声,再道,“以卿之大才,远不只托起朕之一人,理当让你擎起大唐的半壁江山,方才适宜”
“谢陛下”薛仁贵用他苍老的声音,嘶吼
这三个字传进了薛绍的耳朵里,犹为震撼他凝神看着这位虎老威不倒的苍劲老者,心中默念道: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大唐战神薛仁贵
第0438章 李治的逆袭
龙尾道上演的这一出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情,薛仁贵,高调复出了
薛绍的心里却比其他人想到了更多的一些东西,那就是,当年战败之后的薛仁贵是李治贬出长安的,一去就是十年;现在,薛仁贵却是武则天主张招回来的由此一来薛仁贵乃至河东薛族南祖一脉,都应该欠下武则天一个大大的人情。
可是今天龙尾道上的这场戏一演,所有人包括薛仁贵本人在内,都会认为是皇帝不忘旧臣重新启用了薛仁贵。这一份大大的恩情的施予者,马上就从武则天转换成了李治。
“偷梁换柱,李治也够贼的啊”薛绍的心里有点想笑,更多的是感觉到自己仿佛又学到了几分厚黑的本事
今日的朝会就像是二三十年前一样,李治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皇后武氏在后面垂帘听政二圣同朝。
只不过,当年的年轻夫妻,如今都已过不惑之年。武则天仍旧藏身在珠帘之后朦胧其庐山真面目,李治则是暮气沉沉的一副病怏怏的气色,曾经的“日月同辉”,如今已是昏明了然。
薛绍所站的班次在中间靠后的位置,原本并不打眼。但他一身另类的花钿绣服,让他有些醒目起来。以至于在例行的参拜之后,珠帘后的武则天刻意问了一句,“那个着装另类之人,是谁呀”
武则天这么一说,众人都看向了薛绍。
“启奏天后娘娘,是微臣,兵部员外郎薛绍”薛绍站出了班列来,参拜。
武则天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你还没有定制新的朝服吧”
“回天后娘娘话,正是如此”薛绍说道,“臣仓促之间只好穿上旧的官服前来上朝,肯请陛下恕罪,肯请天后娘娘恕罪”
“这次便就罢了。下次,不可如此。”武则天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李治突然道:“薛绍,你穿的是千牛备身的旧朝服,花钿绣服吧”
“回陛下,正是”
“朕记得,这套朝服是太平自行设计定制的,后来成为了奉宸卫千牛备身的朝服。”李治说道,“虽然这套朝服已经废止,但念在这是太平的一番心血,而你又是太平的驸马,朕特许于你今后依旧可以着此朝服,前来上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