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5(1 / 2)

加入书签

方军最精锐的骑兵,自己手中最引以为豪的一张王牌啊

薛仁贵仿佛是看出了薛绍的心思,他主动找到薛绍与他一合计,将朔代两战当中俘虏的最精壮的突厥骑士尽数给了薛绍,稍差一点的他就自己带走了。当然这“稍差一点”的俘虏也是薛绍的战利品,薛仁贵没有白拿,他非常大方的提出,要用自己麾下的中军越骑相当于薛绍麾下的跳荡军和薛绍做了一笔“交易”,一名越骑换三名俘虏。

薛绍喜出望外,一点没客气的果断答应了

失去了袍泽固然让薛绍颇为难过,但薛仁贵的“投桃报李”让薛绍得到了一丝安慰。老帅麾下的骑兵可不是寻常货色,在程务挺时代就已经名动天下,何况他给出的还是最精锐的亲勋中军越骑。另外老帅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捉来的突厥俘虏被分散到了不同的部队里会很快被同化,以后也很难聚众生事。

因为薛仁贵的仗义,损失严重的朔方军马上恢复了大半的元气,甚至比以往还多出了两千多骑兵。虽然新来的人手默契程度不及老兵,但有人就好办事,无非是再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派往云州的斥侯开始频频传回消息了,突厥人正在大肆收集粮草、调兵遣将,看来他们并无见好就收的撤退之意,已经做好了继续南下的准备。

一场大战,眼看一触即发。

代州唐军的备战,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更为繁忙与紧张的阶段。薛绍麾下的朔方军临时编入了薛仁贵麾下的大部队,所有唐军共计十二万人马,分为传统的七部前后左右中与左右虞侯军。

薛楚玉仍未苏醒归队更是遥遥无期,张仁愿所率的跳荡军被临时编入了老帅麾下的中军,充任此战的破阵尖刀部队。薛绍与唐休璟各率麾下的一半部队充任左右虞侯军,主要执行侦察、掠阵、奇袭、截道这一类机动战术。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突厥人那边居然派来了军前使者,薛仁贵与薛绍等一批重将一同在军中接见了他们。突厥使者说,愿意在战前和唐军交换一批俘虏。

众人都以为突厥人是来嚣张的下战书,不料却是提出交换俘虏,这倒是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薛仁贵便问,如何交换

突厥使者说,愿用俘虏的七百大唐百姓子民,换回他们被俘的七个草原部落的大小酋长。这听起来不像是坏主意,大唐要他们七个小酋长没什么用,若能提前救回七百名同胞不失为一件善举。

于是薛仁贵同意了。双方约定五日后,由突厥人主动将俘虏送来,就在雁门关以北二十里的迦风古道口,交换俘虏。

这一回,突厥人倒是难得的拿出了一点诚意。

两军交战,斥侯奸细往来不绝防不胜防。薛绍是这方面的专家,同时也不敢小看了足智多谋的元珍。于是他提醒薛仁贵,必须谨防突厥人使诈。万一这七百俘虏当中混杂了个别奸细或是刺客,将会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薛仁贵一听有理,于是两人私下商议决定,到时先不让这七百俘虏直接进代州,而是将其转移到其他的村甸暂时安置,善予照顾的同时也严加监管,待战争结束之后再一一详查验明正身,另作区处。

事情本不重大,安排下来之后薛绍也就没再多管。

不料回去之后,柳盛马上找到了薛绍,对着他就是一场大哭。薛绍问他何故,柳盛吞吞吐吐的说,他刚刚才听说一件事情,他治下的五台县在代州被围时陷落了。他的女儿也就是郭元振的妻子,被突厥人抓了去

薛绍顿时大吃了一惊,“你为何不早说”

“下官也是刚刚才知道啊”柳盛一个劲的流泪,“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薛绍焦急的走来去走苦思良法,最后急中生智,“没有别的办法了,我马上派人去把突厥的使者叫住,私下对他们加提一个条件”

“一切全靠薛驸马了”柳盛六神无主的拜倒在地。

薛绍马上派出了部曲快马去追突厥的使者。所幸运气还不错,把人追上了。薛绍不好把人叫回代州,于是亲自出城面见使者与他商谈。

“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薛驸马”突厥使者是一个中年男子,汉语说得极好,正上下打量薛绍,不动声色的道,“草原传言,你将是今后几十年里所有突厥人的噩梦。前不久,你又将这个传言证实了一次。”

薛绍知道他指的是朔代一战,他心里肯定是恨不能马上拔刀砍了自己。但现在不是扯这种事情的时候,于是薛绍不接他的茬,只道:“我来找你,是想谈一谈交换俘虏的事情。我不绕弯子,你们前不久攻破五台县掳走了不少人,其中有一个是五台县县令柳盛的女儿。我要将她换回来。说吧,要什么条件”

“县令之女”突厥使者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好像知道这个女人。”

“你都知道什么”薛绍问道。

“她被我们的副统帅,默啜看上了。”使者笑了一笑,“她不会是你的爱姬吧”

“她是我朋友的妻子。”薛绍直言不讳,说道,“我不想跟你绕弯子。想要什么条件,你只管开出,我尽量满足。如果她受到了什么伤害,你们的酋长也就别想完整的回去如果你们拒绝将她放回,薛绍敢以祖坟的名义发誓,一定会砍下你们一万颗人头以示报负”

“你”使者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神之中充满了愤怒和惶恐

“一万颗人头”,这种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或许只是一句狂妄的威胁或是一个无聊的笑话。但如果是从薛绍口中说出来的,使者深信,他做得到

薛绍道,“说,你的条件”

“我我要回去先问过默啜”使者吱唔道。

薛绍闷哼了一声,“这种小事都做不了主,你还充什么使者滚回去吧,让默啜来见我记住,把我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转告给他”

说罢,薛绍勒起马缰扬鞭就走,头也不回。

使者咬得牙齿骨骨作响盯着薛绍步步远去,最终无奈的重叹了一声,“如果因为一个女人平添一万条性命,确实不值罢了,我还是如实向默啜回报吧”

五日后,突厥人如约送来了七百俘虏,停在了雁门关外的迦风古道口。他们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大唐会爽约,因此负责押送的突厥士兵还不到一百人。他们在雁门关外摆出了一个弧形的阵形将俘虏圈在其中,还搭了一个临时的行军帐篷,大概是首领在其中休息。

薛绍自告奋勇的出城去接收俘虏,既然突厥人都不怕自己更没必要害怕,于是他也只带了三十名部曲亲随,押着那七个突厥酋长。

薛绍直接走进了帐篷旁边,看到那天那个使者就站在帐篷外面,“你要的人我带来了。把我要的人,当面交给我”

“可以。她就在帐篷里面,请进”使者答应得很干脆,说完就走远了。

薛绍略皱了一下眉头,不怕你耍花样

紧握刀柄提高警惕,薛绍走进了帐篷。

帐篷里面的确有一个女人,穿着一领盖住了头部的紫色毛皮大斗蓬,正背身对着对薛绍。

薛绍和柳氏并不太熟,打量了一眼无法确认,于是道,“你转过身来。”

那女子居然不动。

薛绍不由得眉头一拧,眼睛一直盯着那个女人的背影看,渐渐看出了一些端倪,心中也渐渐激起了一股波澜

“七尺之躯,已许邦国,再难许卿”女子说话了

薛绍心头一震,“果然是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